立春是中國傳統(tǒng)節(jié)氣之一,標志著春天的開始。在這個時候,飲食的選擇通常與季節(jié)變化、氣候特點以及養(yǎng)生理念有關。以下是一些推薦的飲食習慣和理由:
1. **多吃應季蔬菜**
- **推薦食物**: 青菜、菠菜、韭菜等。
- **理由**: 春季氣溫逐漸回升,吃應季蔬菜有助于身體適應氣候變化,增加維生素和礦物質的攝入,增強免疫力。
2. **增加蛋白質攝入**
- **推薦食物**: 雞蛋、豆腐、魚類等。
- **理由**: 蛋白質有助于身體恢復和生長,支持新陳代謝,增強體力。
3. **清淡飲食**
- **推薦食物**: 少油少鹽的菜肴。
- **理由**: 經過冬季的滋補,春天應保持清淡,促進消化,避免肝火上升。
4. **喝茶**
- **推薦飲品**: 綠茶、花茶等。
- **理由**: 春季喝茶可以幫助清肝明目、消除內熱,提高精神狀態(tài)。
5. **適量食用辛辣食品**
- **推薦食物**: 姜、蔥等。
- **理由**: 辛辣食物可以溫暖身體,促進血液循環(huán),幫助驅散冬季的寒氣。
6. **保持水分**
- **推薦飲品**: 適量的水和湯。
- **理由**: 春季氣候干燥,適量補水可以保持身體水分平衡,促進新陳代謝。
菜譜推薦
清蒸石斑魚:
食材:
石斑魚 1 條、蔥 2 根、姜 1 塊、蒸魚豉油 3 勺、料酒 2 勺、鹽 1 小勺、白胡椒粉半勺、高正茶油 4 勺、紅椒絲少許(用于點綴)
做法步驟:
- 石斑魚處理干凈,在魚身兩面劃幾刀,方便入味。用廚房紙巾擦干魚身水分,在魚身內外均勻地撒上 1 小勺鹽、半勺白胡椒粉和 2 勺料酒,涂抹均勻,腌制 15 分鐘左右。
- 姜切成姜絲,蔥切成蔥段和蔥絲備用。
- 在蒸盤底部鋪上一層姜絲和蔥段,將腌制好的石斑魚放在上面。
- 蒸鍋內加入適量水,大火燒開后,將魚放入蒸鍋,蓋上鍋蓋,大火蒸 8-10 分鐘(根據魚的大小調整時間,一般 500 克左右的魚蒸 8 分鐘,每增加 100 克魚,增加 1-2 分鐘蒸制時間)。
- 蒸好后,取出蒸盤,倒掉盤中的湯汁(此湯汁有腥味),去掉魚身上的蔥姜。
- 將蔥絲和紅椒絲放在魚身上,淋上 3 勺蒸魚豉油。
- 鍋中倒入 4 勺高正茶油,大火燒至油冒煙,將熱油迅速澆在魚身上的蔥絲和紅椒絲上,即可享用。
花卷式韭菜雞蛋卷
材料:普通面粉 300 克、白糖 15 克、酵母 3 克、清水 160 克、韭菜 150 克、雞蛋 2 個、小米椒 2 個、蝦皮 1 小把、高正茶油 10 克、鹽適量、胡椒粉適量。
步驟:
- 雞蛋磕入碗中,用筷子順時針攪打均勻,油溫五成熱時,把打勻的蛋液倒進去,邊炒邊用筷子劃散成小塊,徹底放涼。
- 韭菜提前洗凈,晾干水分后切成細末,放入碗中,先加熟油拌勻,再倒入放涼的雞蛋,加上蝦皮和小米椒碎,加入鹽、胡椒粉調味,拌勻制成餡料。
- 白糖、清水、酵母倒入小碗中,攪拌至白糖和酵母化開,再加入面粉,先用筷子攪拌成面絮狀,然后下手將面絮揉成光滑的面團。
- 將面團搟成面片,不要太薄,把調好的餡料平鋪上去,一頭稍微留點空隙,空隙上刷一些清水,從沒有刷水的那一頭將其卷起來,形成一個長條,再用刀切成小段,將小段豎起來,花卷生胚就制作完成了。
- 平底鍋不用放油,把花卷生胚挨個擺進去,稍微留一點空隙,蓋上蓋子,37 度發(fā)酵十分鐘。
- 發(fā)酵好之后,開小火,煎至底部微黃,再加入水油至花卷的 1/2 處,蓋上蓋子,中小火燜煮至花卷水分全干即可。
芥蘭炒牛肉
食材準備:
主料:芥蘭 200 克、牛肉 150 克。
輔料:大蒜 2 瓣、生姜 1 塊、料酒 1 勺、生抽 2 勺、淀粉 1 勺、鹽適量、蠔油 1 勺、高正茶油適量。
做法步驟:
- 食材處理:芥蘭洗凈,將芥蘭梗和葉子分開,把芥蘭梗斜切成段。牛肉逆著紋理切成薄片,放入碗中,加入 1 勺料酒、1 勺生抽、1 勺淀粉,抓勻腌制 15 分鐘。
- 生姜切絲,大蒜切末備用。
- 焯水:鍋中加入適量清水,水開后加入少許鹽和幾滴高正茶油,先放入芥蘭梗焯水 30 秒左右,再放入芥蘭葉子,焯水 10 秒后迅速撈出,放入冷水中過涼,瀝干水分備用。
- 炒制:鍋中倒入適量高正茶油,油熱后放入腌制好的牛肉片,大火快速翻炒至牛肉變色,盛出備用。
- 鍋中留少許高正茶油,放入姜絲和蒜末爆香,加入焯好水的芥蘭,大火翻炒均勻。
- 倒入炒過的牛肉片,加入 1 勺生抽、1 勺蠔油,繼續(xù)翻炒均勻,使牛肉和芥蘭充分吸收調料的味道。
- 最后根據個人口味加入適量鹽調味,翻炒均勻即可出鍋。
掃二維碼用手機看
高正集團竭誠歡迎-您需要商務合作、廠商采購、產品咨詢等,請發(fā)送電子郵件,聯系我們。
版權所有:江西省高正生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 贛ICP備17000826號 網站建設:中企動力 南昌
更多企業(yè)資訊、更多產品活動,敬請關注